《八年级上册数学》湖南教育出版社版,P6这一页主要讲解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,以下是详细解析:
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
定义: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以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为基础,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。
组成:平面直角坐标系由横轴(x轴)和纵轴(y轴)组成,它们分别表示横坐标和纵坐标。
原点: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两条数轴的交点,其坐标为(0,0)。
坐标的表示方法
数对表示法:用两个数(横坐标和纵坐标)表示一个点的位置,如(2,3)表示横坐标为2,纵坐标为3的点。
坐标轴表示法:在坐标轴上,用点表示一个点的位置,如点A(2,3)表示横坐标为2,纵坐标为3的点。
坐标系的性质
坐标系的唯一性:在同一个平面内,只能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。
坐标系的平移:坐标系沿横轴或纵轴平移,其上的点坐标不变。
坐标系的旋转:坐标系绕原点旋转,其上的点坐标改变。
坐标系的实际应用
地图定位:在地图上,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。
图形绘制:在图形绘制中,利用坐标系可以准确地表示图形的各个点。
机器人导航:在机器人导航系统中,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确定机器人的位置和运动方向。
例题解析
例1: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,点A的坐标为(3,4),点B的坐标为(-2,1),求线段AB的长度。
解析: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,线段AB的长度为√[(3-(-2))^2 + (4-1)^2] = √[25 + 9] = √34。
例2: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,点C的坐标为(-1,2),点D的坐标为(2,-1),求线段CD的中点坐标。
解析:线段CD的中点坐标为(((-1+2)/2, (2-1)/2) = (0.5, 0.5)。
通过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,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图形在平面上的位置和运动,为后续学习几何、解析几何等数学知识打下基础,在实际生活中,平面直角坐标系也有着广泛的应用。